1月3日,東莞的觀鳥愛好者在濱海灣大道附近的沿海灘涂,意外發現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新年伊始,東莞濱海灣正值候鳥南歸。據了解,每年有成千上萬只鳥兒在此棲息越冬,包括鷺類、鴨類、鸻鷸類、鷗類。
▲成群的候鳥飛到沿海灘涂,密密麻麻場面十分壯觀。攝影:車高華
▲鳥兒在濱海灣開啟“佛系”生活。
▲憨萌可愛的紅嘴鷗,嘴紅端黑、紅腳、黑耳朵是標配。
▲“國一”黑臉琵鷺和“國二”白琵鷺。
你能發現它們的區別嗎?
▲大白鷺圍觀“國一”秀恩愛
▲“國二”白腰杓鷸
早上七點,朝陽升起,東莞濱海灣的廣袤灘涂,白星點點。原來這是由“憨萌臉”紅嘴鷗為主的鳥兒隊伍,開啟的“佛系”生活。它們一會展翅徜徉、一會閑庭信步,堪稱鳥兒版“向往的生活”。
▲“水鳥模特”黑翅長腳鷸
▲“水鳥模特”黑翅長腳鷸
▲“長脖老等”蒼鷺,繁殖羽小辮“亮了”。
▲琵嘴鴨周身帶著銅綠色的金屬光澤
為什么這個地方如此受到鳥兒的青睞?秘密藏在濱海灣大道一側的“海上森林”里。它的名字叫紅樹林,由紅樹植物為主的常綠喬木、灌木組成的濕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凈化海水、防風消浪、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海岸衛士""海洋綠肺"的美譽。
為何叫“紅樹林”?東莞市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科工作人員介紹,雖然紅樹植物的樹葉是綠色的,但它們的樹干枝杈斷面露出的化學物質——單寧,極易被氧化而呈現紅色,因此而得名。
▲剝開樹皮后,單寧氧化變成紅色,
這也被稱為植物界的“流血”現象。
紅樹林和周圍的鳥兒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關系呢?東莞市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科工作人員說:“紅樹林為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發育、生長、棲息場所,這里有很多魚、蝦、蟹、貝類等,鳥兒自然也就來了。它對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見證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span>
一直以來,東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紅樹林的保護工作,先后將紅樹林建設列入創建林業生態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以及新一輪綠化東莞大行動等林業中心工作的重要內容,從實施紅樹林恢復工程、編制規劃、制定政策、開展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切實做好紅樹林生態保護工作。
2019年,東莞市啟動全國第三次國土調查紅樹林專項調查工作,對紅樹林的分布和面積進行認定。在此基礎上,采取封灘育林、人工促進和人工造林等措施,為紅樹林造林恢復適宜地,并對已遭到破壞的紅樹林進行恢復,從而不斷擴大紅樹林的面積。
下一步,東莞市林業局將根據《廣東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粵自然資發〔2021〕6號)要求,在2021-2025年期間實施紅樹林恢復工程,計劃在麻涌、沙田、濱海灣等地營造紅樹林4公頃、修復紅樹林20公頃。
來源:東莞陽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