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廣東肇慶的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物種豐富、結構復雜、保存完整,被譽為“北回歸線沙漠帶上的綠色明珠”,是我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
▲綠色森林里的藍寶石
▲鼎湖山的“天空之鏡”
1956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的科學家們在找到了鼎湖山這一片碧綠之后,鼎湖山的峰巒疊翠、古木參天、飛瀑流泉、鳥語花香便走進了我們視野。自此,這個北回歸線帶上的“綠寶石”成為了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們研究森林植被形成、發育與演替,自然資源保護、管理與利用的樂園。
▲林間瀑布飛流直下
長期的科研工作在這片土地上結出了碩果。至2020年底,以鼎湖山為研究對象發表的學術論文已達2200多篇,多次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
與此同時,為了讓林壑深深、泉溪淙淙的美景長留,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在這里建立了植物就地保護、野外回歸等綜合保育體系并取得較好效果。
▲山水一色的鼎湖山
截至目前,保護區內就地保育植物達到2291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131種(動物62種、植物69種),以在鼎湖山采集的正模式標本命名的物種202種。這讓鼎湖山擁有“活的自然博物館”和“物種寶庫”之稱。
▲以鼎湖山模式標本命名的植物:鼎湖杜鵑
▲保護區內的廣東省省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鷴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