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2021-09-13
用最簡單的食材做最溫暖的食物苦盡甘來回味無窮 恰似一杯濃香美酒 沉浮俯仰歲月滄桑 品美食者亦品人生古話道“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雖說平平淡淡,但也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件大事,近年來更多人對健康飲食也越來越關注。飲食伴隨著每一個人的一生,恰如林如堂所說:“如果人這一生中還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們認...
2022-09-26
來源:人民日報
2022-09-22
近日,茂名市林業局組織專家對布置在河尾山市級自然保護區的紅外相機數據進行讀取時,驚喜地發現其中一臺相機記錄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穿山甲在保護區野外活動的生態影像。這也是自去年9月河尾山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穿山甲活動影像后,再次有穿山甲入鏡。 從影像中可以看到,一只中華穿山甲一...
2022-09-16
闊嘴鷸活動于沿海灘涂、河口、鹽池、沼澤、湖泊等生境,喜歡在海岸潮間帶的泥灘上覓食,覓食時慢步走動、低頭啄食,主食蠕蟲,也吃螺、貝、蝦、蟹等,視頻中這兩只經過長途遷徙、饑腸轆轆,正在急沖沖的覓食。
2022-09-13
褐胸鹟為西南、華北、華東地區的少見夏候鳥和旅鳥,性膽怯,常單獨活動,在林中層茂密的樹枝上長時間靜立不動,很少到地面活動,視頻中的這只褐胸鹟正在為南遷做最后的準備,愿它南遷順利。
2022-09-08
“一些水鳥逐漸飛來了,以鷺類為主,比如白鷺、池鷺等。”9月5日,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負責人如數家珍地說起最近紅樹林飛來的“老朋友”:進入秋季,鳥類翔集紅樹林,其中以林鳥居多,如白頭鵯、紅耳鵯、白喉紅臀鵯等鵯類和黑卷尾、暗綠繡眼鳥、栗喉蜂虎、灰北椋鳥、褐翅鴉鵑……湛江紅樹林保護區既是鳥類重要...
2022-09-01
9月1日上午,一只綠鷺出現在了公司旁邊的大觀濕地,這也是在大觀濕地首次觀測到綠鷺,綠鷺性情謹慎,容易受到驚擾,一般在晨昏活動,白天則躲藏在樹上或濕地旁的灌叢中,繁殖于東北、華北、華中、華南等地,在廣東、香港和海南有少部分留鳥。
2022-08-26
8月24日上午,一只遷徙中的金眶鸻由于迷路而飛到了公司旁邊的大觀濕地,這也是在大觀濕地首次觀測到鸻鷸類的水鳥,金眶鸻活動敏捷,??觳叫∨苁叫羞M,一下跑出數米后稍作停歇,然后繼續快步跑走,通常為東北、西北、華北、華南等地區的夏候鳥,在西南和東南地區則為冬候鳥。
2022-08-23
肇慶魅力閃耀央視!8月21日央視《第一時間》欄目國家濕地公園系列聚焦肇慶星湖國家濕地公園景在城中家門口看“萬鳥齊飛”肇慶星湖國家濕地公園現有鳥類188種供鳥類棲息的島嶼面積達兩萬平方米這段時間雖然從北方遷徙而來的候鳥不多但也有上萬只野生鷺鳥等南方鳥類在星湖國家濕地公園長期棲息 園區內實施了一系列的濕...
2022-08-15
灰背燕尾多棲息在海拔400——1800m的峽谷溪流中,喜歡在河流上游或河床周圍活動,有時也跳進潛水區、或在石縫中覓食,國內分布于西南、中南、東南和華南地區。
2022-08-10
近日,云浮市郁南縣同樂大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綜合科考人員在野外開展野生動物調查時,在同樂大山片區發現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鬣蜥。此前,廣東已有數年未有長鬣蜥野外發現的記錄。郁南縣自2011年有過在野外發現長鬣蜥的記錄后,長達10余年未見其身影。 長鬣蜥隸屬爬行綱,俗稱水龍、大馬鬃蛇。其在...
2022-08-03
反嘴鷸因其喙細長而上翹而得名,越冬于長江中下游及長江以南地區,繁殖于西北和東北西部,遷徙時途經國內大部分地區,普遍易見,且姿態優雅,形態優美,深受觀鳥和拍鳥人的喜愛。